事件管理可是运维部门每天的“必修课”,每一次系统故障、性能异常、用户报障等事件的高效处理,都直接关联着业务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的良好体验。华为的ITR方法,从客户提出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,全流程管理,适用于运维部门的事件管理,尤其是在注重客户服务、追求流程标准化和跨部门协作的场景。
01. 下面是一些核心关注点:
(1)分层处理提高效率:
把技术支持团队分成一线、二线、三线三个层级。一线处理常见简单问题,二线解决复杂问题并指导一线,三线研发团队则从根本上优化产品。这种分层机制可使企业根据问题难度合理分配资源,让不同技能水平的工程师发挥专长,提高问题解决效率。
(2)保障服务质量:
通过SLA(服务级别协议)维护客户服务质量。它就像是一份“承诺书”,与客户约定服务目标和责任,例如问题解决时间承诺。这有助于企业IT运维部门向业务部门或客户提供可量化的服务质量保证,让客户心里有底,就像吃了颗“定心丸”。
(3)促进跨部门协同:
我们需要服务、技术、产品等多个部门的支持,以快速有效地解决客户问题。这就像一场“接力赛”,各部门都需要紧密配合,把“接力棒”顺利传递到终点。这有助于打破企业内部部门壁垒,促进IT运维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,使各方围绕问题解决共同努力,提升整体运维效果。
02. 基于上述的原则,引申出对于支撑系统的需求:
WeOps不仅限于ITSM,致力于实现IT服务、IT流程与运维管理融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。
03. SLA管理:
发布服务时,可在设定的时间内去完成服务协议所绑定的节点,如:a、b节点绑定了服务协议,约定1小时解决,则a、b节点的处理人需要在1小时内完成节点处理信息,否则将超时。
当然了,系统只是管理方式的一种体现。本质上,所有运维同学都希望在繁杂重复的事件处理中找到平衡,在“舒服”处理与“混乱”安排之间寻求高效的解决之道,最终实现用户良好的体验。在追求高效与良好用户体验的道路上,系统是工具,而人是核心,舒适且有序地解决问题,才是运维工作的终极追求。
申请演示